
周总理节俭一生去东北视察看到柱子后怒道:礼堂不准再用!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星空体育在线直播nba
- 来源:星空棋牌
- 发布时间:2025-01-07 22:18:17
- 访问量:365
周总理节俭一生去东北视察看到柱子后怒道:礼堂不准再用!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星空体育在线直播nba
- 来源:星空棋牌
- 发布时间:2025-01-07 22:18:17
- 访问量:365
周总理给人的第一印象总是文质彬彬,不管是对毛主席亦或是下属都十分有礼貌,很少见他生气发火。
然而其实周总理“发火”的次数不在少数,甚至仅仅因为一根柱子的原因,直接怒道:这个礼堂以后不准再使用!
周恩来总理有着极为传奇的一生。周总理,1898年出生在江苏省,从小周总理的学习成绩就十分优秀,眉眼间透露着有志之士的精气神,在1913年时,15岁的周总理成功考入了南开中学。
周总理在年少时期就有自己的远大志向,有着清楚的奋斗目标,其思想更是领先周围同学一大截,周总理曾在课上道:“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如今听了周总理说的这句话,还是会被震撼到。
在中学期间,因社会环境的影响,国内掀起了一阵“留”,一些有志之士,纷纷选择出国留学,学习外国的思想及制度,带回国内,挽救陷入危亡时期的旧中国。
受其思想影响,周恩来总理义无反顾选择了去国外留学。也正是这次留学,让在异国他乡的周总理接触到了除国内以外的新思想——马克思主义。在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后,周总理深受影响。
周总理在国外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深度学习,学习了解过后,周总理就决定将这一思想传到国内,解放人们的思想。在国外学成归来后,周总理一回到国内立即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在国内展开了新思想的传播。
在传播新思想时,周总理也从事着反帝爱国运动的宣传工作。周总理还是中国的发起人之一,周总理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及新思想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周总理一生都是人民心中的好榜样,他坚定信仰,一心为党,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在背后默默做贡献,周总理是一个极为节俭的人,在他看来,国家发展要以人民幸福安康为基底,只有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国家才能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才能实际做到国泰民安。
周总理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人民百姓总是一幅和蔼可亲的模样,对下属和百姓总是十分大方,对自己却十分吝啬。周总理对自己很是严格。
在穿衣方面,周总理在订做衣服时,特地走到店里对老板说道:“我穿中国布料的衣服就行,时髦的国外衣服还是算了。”最后,在周总理的强烈要求下,店家只做了一件粗布衫,和两套中山装。
就是这三件衣服周总理竟穿了10年之久,真是应了那句“缝缝补补又三年”啊。而周总理的中山装做出来之后,在全中国掀起了一阵“中山装”的热潮。
有人会觉得周总理十年只穿3件衣服,有些太“吝啬”了,其实不然,周总理对自己“抠门儿”,对国家和老百姓十分大方,周总理以身作责将节俭之风传递下去,之前的苦日子不能忘却,节俭之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周总理还因为节俭的问题向下属“发火”,当时正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时的国务院仍是由老旧的平房组成,党人一般举行会议时,就会到国务院去商讨国事。
新中国成立后,本着一切都是“新开始”,有些下属领导就向周总理提议:新中国已经成立了,为彰显国家威风,及的领导地位,应该建一些更显气派的会堂。
周总理在得知提的意见后,很是生气: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我们该先建设好自己的国家,而不是同其他几个国家攀比,这种心理不能出现在内部。
周总理在大会上,亲自提到了这件事,说道:“新时代的更应该艰苦奋斗,建设好新中国,为老百姓谋幸福,而不是先享受,贪图享乐,这一个国家注定不会走远。”
周总理说完后,那些提议建设新会堂的人纷纷低下了头。一段时间后,国家外交事业有所发展,一些人去国外时见识到一些国家的政府大楼很是气派,当时中国的领导人议事时,大都会选择作为办公地点。
回国之后,一些人就找到周总理再次提议:“总理,如今的中国已经在国际地位上有了一定的主动权,可我们的祖国连一个气派一点的办公地点都没有。”
当时处于建国时期的新中国,在财政收支方面并没什么富裕的地方,可拿来建新的政府大厦,周总理严肃对其说道:“办公的话,就行,大厦太多余了,将用于盖政府大楼的钱,用在人民百姓身上吧,多关注民生问题较为重要。”
为了打消属下建政府大楼的想法,周总理严令说道:“只要我当一天总理,政府大厦就不能建,国务院更不能起这个头!”就这样周总理一直在办公整整26年。在1959年时,国家综合考虑后,北京作为新中国的一张名片,应该有一座标志性建筑,故而修建了“十大建筑”之一——人民大会堂。政府大楼则始终没创建。
也正是这个人民大会堂,成为了鞍山礼堂的导火线,周总理在看到鞍山礼堂时,直接大发雷霆道:“这个礼堂以后不准再使用!”1962年时,周总理来到东北视察东北的发展状况。周总理在工作人员的热情招待下,来到了鞍山,恰好鞍山刚建造好一座会堂。
工作人员对周总理道:“总理,市里刚建好一座礼堂,我推荐您去参观一下。”周总理听完之后,笑道:“好啊,看看你们建了一个什么样的礼堂。”
周总理看到礼堂之后,连连点头,这个礼堂的规模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礼堂的装饰也非常朴实无华正想称赞一番时,竟发现门口的柱子竟与这个会堂十分不搭,门口的柱子设计的同人民大会堂的柱子建筑风格几乎能够说是一模一样。
周总理顿时对其说道:“你们这个礼堂建的很是不错。”工作人员一听悬在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周总理又说道:“但是,礼堂外面的这个柱子....你们是想直接将人民大会堂搬到这吗?”身边的工作人员一听,腿瞬间软了,自己想解释,但百口莫辩。
周总理直接说道:“这个礼堂以后不准再使用!”周总理解释道:“如果你们将建设礼堂柱子的精力,花到为老百姓谋幸福的身上,国家才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
不仅如此,这次访问鞍山,工作人员为好好招待周总理甚至为他安排了华丽舒适的宾馆入住,周总理来到宾馆之后,环顾四周,皱起眉头说道:“这么华丽的宾馆,留给我,我可不敢住啊,换一个普通的就行。”
在周总理的强烈要求下,工作人员就为其换了一个普通的房间。之后周总理灾区参观鞍山钢铁厂时,不禁感叹道:“如果将建设华丽宾馆和富丽礼堂的资金用于发展国家工业上,就再好不过了。”
周总理的一生始终在践行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节俭之风带到生活工作上去,以身作责,从不要求住好房子,穿华丽衣服,吃大鱼大肉,开豪车等,人们亲切的称周总理为这一个国家的“管家”。
周总理的一生都在为中国奋斗,从建党,建军再到建国,建设。周总理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周总以身作则,将节俭之风发扬光大,真正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曾经的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化为现实,向伟大的周总理致敬!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